在8月13日举行的成都世界运动会女子斯诺克6红球项目决赛中,22岁的两届女子世锦赛冠军白雨露以2比0战胜泰国新星那鲁差,为中国队摘得台球项目首金。作为综合性国际赛事,世运会的舞台对女子斯诺克而言是难得的“破圈”机会,一路奋力前行的白雨露正是“破壁者”的代表。
赛后新闻发布会现场挤得满满当当,长条桌旁的座位早已坐满,不少记者只能搬来折叠椅见缝插针地坐下。这样的媒体热度,对女子斯诺克是遥不可及的景象。世运会让这一切变成了现实。
白雨露赛后坦言,正是这份空前的关注,让她背负起沉甸甸的期待与压力:“和女子斯诺克个人赛事不同,这是我第一次代表国家去参加这种运动会。国家荣誉高于一切,我打球时的使命感完全不同。能赢下这场比赛,非常激动。”
10岁那年,白雨露进入前职业球员李建兵创立的台球学院,球房里除了她,几乎全是男孩。那时的中国斯诺克女子赛事近乎空白,愿意拿起球杆以此为生的女孩更是寥寥。但这样的环境无法阻止白雨露萌发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。
11年后,这个梦想成为现实。2024年问鼎女子世锦赛冠军后,白雨露收获两年征战世界斯诺克巡回赛(WST)的“通行证”,获得与职业男性选手同场竞技的机会。在本赛季巡回赛128位选手中,只有两位女选手的身影,白雨露排名第88位。
职业巡回赛的挑战,远比想象中更艰巨。为了弥补力量上的先天差距,白雨露平日里坚持练习俯卧撑。看似基础的训练,却帮助她在出杆时更好地发力,让她有底气去尝试那些对力量控制要求极高的极限杆法。此外,白雨露针对性地强化力量与爆发力训练。去年女子世锦赛前,为了专门提升上肢力量,她甚至花了整整一个月投入综合格斗训练。
比身体差距更难打破的是外界的固有认知。斯诺克名宿史蒂夫·戴维斯谈及女子斯诺克发展时曾断言:“女选手永远无法击败男选手。”“打职业巡回赛这一年多时间内,我在比赛的时候并不认为是女生在和男生对抗。一旦上场,我们都是选手,都是运动员,只想在比赛里展现自己。”白雨露始终从平等的角度看待比赛,也一步步用成绩打破了外界的偏见。
在2024年英锦赛外卡资格赛中,她连续击败三位男选手,成为英锦赛史上首位闯入四十八强的女球员,也是首位在斯诺克职业巡回赛对男选手三连胜的女选手;去年年底的德国大师赛上,她打出128分的女子选手职业巡回赛单杆纪录。
比赛少、奖金低、缺乏关注度,这些是女子斯诺克无法回避的困境。男子顶尖选手能靠奖金全职比赛训练,女子选手大多需要兼职维持生计。她们早已习惯了夺冠时只能拿到四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奖金,即使世锦赛冠军奖金也只有1万英镑,是男子冠军的1/50。即便12届世锦赛冠军莉安·埃文斯,也从未拥有大部分职业男选手的知名度。
女子斯诺克选手想获得更多关注,就要通过在职业赛场战胜男性选手来证明自己。但缺乏资金支持与资源投入,甚至连全职训练都成为奢望,大部分女选手难以提升水平与成绩。
也正因为此,这枚世运会金牌对白雨露有超越成绩的分量。作为当今世界女子斯诺克领军人,她渴望借这个冠军能吸引更多女孩走向斯诺克球台前,也让外界意识到女性同样能在绿台上打出精彩的斯诺克。
“如果因为我的这个冠军,让更多女生了解我并拿起球杆,改变大家对这项运动的看法,我会非常欣慰。我也会继续努力,为推广女子斯诺克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白雨露如此表示。
(本报成都8月13日专电)
扬帆配资-网上炒股杠杆-证券配资官网入口-正规配资之家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